上海崇明岛讯 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上,一座红白相间的足球训练基地今天迎来了它25周年的特殊日子,这座被绿荫环抱的基地看似普通,却是开云中国足球名副其实的"球星摇篮",从全国各地发来的祝福视频中,颜骏凌、武磊、朱辰杰等现役国脚面带微笑,向着镜头那端的恩师徐根宝送上诚挚祝愿,仿佛还是当年那些在训练场上奔跑的少年。
二十五载耕耘,桃李满天下
1999年,当徐根宝在上海崇明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旁租下100亩荒地时,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片土地将孕育出中国足球的黄金一代,25年后的今天,这座基地已经培养出超过60位中超球员和12名国家队成员,成为中国足球青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没有根宝基地,就没有我开云app的今天。"现上海海港门将颜骏凌在祝福视频中动情地说,镜头前的他穿着训练服,身后是熟悉的训练场,但已不再是崇明的那片场地。"我们不仅学会了踢球,更学会了做人,徐指导教会我们,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武磊,这位中国足球的旗帜性人物,也从遥远的西班牙发来祝福:"25年,四分之一世纪,我很庆幸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在根宝基地度过,那里的每一块草皮,每一个球门,都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而年仅23岁的国家队后防中坚朱辰杰,作为根宝基地"第三代"产品的杰出代表,则表示:"基地就像我的第二个家,即使现在在中超踢球,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氛围——严肃而又温暖, competitive而又团结。"
青训哲学的胜利
根宝足球基地的成功绝非偶然,其独特的青训哲学可以概括为"三坚持":坚持技术流打法、坚持文化教育、坚持人格塑造。
在基地创立初期,徐根宝就提出了"抢逼围、接传转"的六字技术方针,这一理念在当时中国足球注重身体和长传冲吊的环境中显得特立独行,但却与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徐指导总是强调,足球是用脚踢的,不是用头争的。"现役深圳队球员,同样出自根宝基地的李帅回忆道,"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数百次的传接球训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那时候觉得枯燥,现在才知道那有多么宝贵。"
文化教育是根宝基地的另一大特色,小球员们上午在学校文化课学习,下午进行足球训练,晚上还有自习时间,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确保了球员即使无法成为职业运动员,也能有其他人生选择。
"我们那届有40多人,最后成为职业球员的有一半左右。"现效力于成都蓉城的刘若钒告诉记者,"剩下的人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当了教练,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这就是根宝基地不同于其他足校的地方。"
三代球员的传承
根宝基地25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的代际。
第一代以武磊、颜骏凌、张琳芃为代表,他们是基地最早的一批学员,如今已成为中国足球的中流砥柱,这批球员最大的特点是技术细腻、意识出众,大多在国家队担任主力多年。
第二代以韦世豪、刘若钒为代表,他们在第一代球员成功后加入基地,继承了师兄们的技术风格,同时注入了更多的创造力和攻击性。
第三代则以朱辰杰、蒋圣龙等00后为代表,他们是基地成熟期的产品,从小接受系统训练,战术素养和足球智商尤为突出。
"这种代际传承不是偶然的,"足球评论员张璐分析道,"根宝基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材和培养体系,从最初的全国海选,到U9-U19各年龄段的梯队建设,再到与欧洲俱乐部的合作交流,每一步都体现了长期主义和系统思维。"
风雨兼程二十五载
回顾25年历程,根宝基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几年,资金问题是最大的挑战,徐根宝几乎投入了全部积蓄,甚至不得不通过出书、拍广告等方式筹集资金。"最困难的时候,连球员的伙食费都成问题。"徐根宝在之前的采访中曾透露,"但我们挺过来了,因为相信这条路是对的。"
2014年,基地与上海上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解决了资金瓶颈的同时,也为学员提供了更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徐根宝始终坚持对青训的主导权,"企业可以管俱乐部,但青训必须按足球规律来"。
2020年的疫情给基地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封闭管理、比赛取消、国际交流中断...但基地反而利用这段时间苦练内功,完善了训练设施,开发了线上教学课程。
"困难永远存在,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基地现任总经理李海鹰表示,"25年来,我们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一套可持续的青训模式,这是中国足球的宝贵财富。"
未来展望:新征程,再出发
站在25周年的新起点上,根宝基地正在规划下一个25年的发展蓝图。
数字化训练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基地正在引进最新的运动员追踪系统和视频分析技术,对球员的训练和比赛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分析,实现科学化、个性化训练。
国际交流也将进一步深化,除了现有的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俱乐部的合作外,基地正在探索"海外分校"模式,让学员有机会更早接触欧洲足球环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正在筹建女子足球梯队。"女足同样是足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根宝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建立起国内顶尖的女足青训体系。"
中国青训的启示
根宝基地25年的成功实践为中国足球青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青训需要长期主义和耐心,25年时间,三代球员,根宝基地证明了足球人才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足球领域同样适用。
技术路线选择至关重要,在全世界足球都在追求技术化和快速攻防转换的今天,根宝基地早早确立技术流路线,体现了前瞻性。
文化教育与人格塑造不可或缺,足球运动员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运动员",根宝基地注重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培养出了既有技术又有素质的全面人才。
夕阳西下,崇明岛上的根宝足球基地渐渐安静下来,训练场上空无一人,但球门依然屹立,草皮依然翠绿,25年来,这里的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一位严格而慈祥的老人,和一颗永远跳动的足球。
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基地,又一批小球员将在哨声中开始新一天的训练,谁也不知道他们中间是否会走出下一个武磊、下一个颜骏凌、下一个朱辰杰,但可以肯定的是,根宝基地的故事还将继续,中国足球的青训传奇仍在书写。
正如徐根宝在25周年庆典上所说:"足球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我们已经跑了25年,还会继续跑下去,因为足球不只是输赢,更是一种信仰和传承。"